信仰的巡禮與反思 – 蒙特婁(Montreal)

從多倫多搭火車至蒙特婁,一日遊匆匆如夢。先訪聖母世界之後主教座堂,彩窗光影華麗刺目,卻因改革宗信仰背景,對聖像生疑。沿老城區石板路漫步,咖啡香與馬車聲交織,中途探聖母善援小堂,溫暖中映照馬丁路德與加爾文的改革呼聲。再至聖母大教堂,金碧輝煌更顯空寂,華工的蒼涼身影若隱若現。入夜豪雨傾盆,青年旅館中聽雨聲敲窗,清晨啟程魁北克。

前往蒙特婁(Montreal)

  • IMG 6538
  • IMG 6540

從多倫多搭上那VIA國鐵的火車,車廂裏一股皮革與煤屑的氣味,混著窗外掠過的松林味,教人昏昏欲睡。路線圖攤在眼前,西起溫哥華,東抵哈里法克斯,這鐵軌像條灰黑的舊綢帶,橫貫北美大陸。腦子裏晃過百年前那些華工的影子,穿著破棉袄,臉被北風刮得發青,遠離戰亂的故土,來這冰天雪地鋪路架橋。他們的汗水滴進雪裏,凍成一粒粒冰珠,風一吹,便什麼也不剩。如今火車轟隆隆駛過,誰還記得那些瘦弱的背影,曾在這鐵軌下喘息?

聖母世界之後主教座堂

  • LEI02815
  • LEI02832

到了蒙特婁,時間短得像一場匆促的夢,只有一天的光景。下了車,先去了聖母世界之後主教座堂。教堂立在那兒,像個沉默的老婦,石牆上刻滿歲月的皺紋,門口的雕像被風雨磨得眉眼模糊。推門進去,彩窗的光灑下來,碎了一地光影。管風琴低低地響,像遠處傳來的嘆息,空氣裏飄著燭油的甜腥味,聖潔得叫人鼻酸。我從小在改革宗浸信會長大,受倪柝聲聚會所的影響,要回歸保羅的初代教會,簡樸到只剩聖經與禱告。舊約聖經上寫得明白:「不可拜偶像」,可這裏滿眼是金色的聖壇與雕像,教我心裏一陣刺痛——這華麗的光影,是信仰,還是人手的幻夢?

聖母世界之後主教座堂
Montreal Jesus

蒙特婁老城區

出了教堂,順著蒙特婁老城區的石板路慢慢走。街上的房子漆色剝落,紅的黃的,像殘妝未卸的女人,冷眼瞧著過客。小販攤上堆著毛帽和楓糖漿,咖啡館裏飄出濃濃的烘豆香,腳步聲踩得石板吱吱作響。

  • LEI02932
  • LEI02925
  • LEI02924
  • LEI02915
  • LEI02937

中途轉進聖母善援小堂,這地方小巧得像個藏在老街裏的秘密,門框漆著暗綠,裏頭的聖母像披著藍袍,低眉垂眼。牆上掛著幾幅船模型,據說是水手求平安的供奉,燭光搖曳,映得木頭地板發亮。我站在那兒,想起十六世紀的馬丁路德,怒貼《九十五條論綱》,斥責教會的奢靡與偶像崇拜,加爾文更說敬拜當純粹無瑕。可這小堂裏,水手們的祈禱像風裏的低語,單純得教人說不出反駁,心裏卻冷清得緊。

  • LEI02911
  • LEI02906

世界文化遺產聖母大教堂

  • LEI02889

再往前,便到了聖母大教堂。門一開,金碧輝煌撲面而來,牆上的雕花繁複得像錦繡,嵌著金粉,在燭光下閃著微芒。穹頂高得仰酸了脖子,陽光從彩窗漏進來,像撒了一地碎珠寶。遊人熙攘,馬車鈴聲脆得刺耳,滿眼的聖徒像站著,低眉順眼,手指間還捏著十字架。我坐在長椅上,聽著腳步聲在石板間迴響,想起改革宗的教會,空蕩蕩的四壁,只有一本聖經與幾條長椅,這裏卻像要把天堂搬到人間,華麗得叫人目眩。那些華工呢?他們鋪鐵路的雙手,恐怕連這教堂的門檻也沒摸過,他們的信仰若有,也許只是雪地裏的一聲低禱,哪有餘力來看這滿牆的聖光?

LEI02940

歇息

入夜,天塌下來似的下了一場豪雨,雨點砸在老城區的石板上,濺起一片白霧,河邊的腥味被沖得更濃,像舊上海魚肆裏的氣息。我縮在青年旅館裏,窗外雨聲嘩嘩,屋裏的木床吱吱作響,昏黃的燈光映得牆上影子晃悠。這一天走得不遠,卻像穿過一場舊電影,蒙特婁的影子在眼底晃蕩,帶著點酸楚。隔天清晨,雨停了,搭上火車往魁北克去。

  • IMG 6557
  • IMG 6554

更多加拿大生活相關的貼文

加拿大大縱走


探索更多來自 Leiowl 的內容
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